中学万名学生领文明骑车管理证|驾考动态

中学万名学生领文明骑车管理证|驾考动态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向学生发放1万张文明骑车管理证,学生在道路上骑车须携带管理证并遵守交通规则。若违规,执勤民警或学校可暂扣其管理证副证,并对其进行教育。

1万张自行车管理证已发到学生手中

12月13日,容桂街道举办发证仪式,向容山中学、桂洲中学、胡锦超职业学校、文华中学、兴华中学等5所试点学校12周岁以上的中学生发放1万张学生文明骑车管理证。由于从外观和内容来看,学生文明骑车管理证与机动车驾驶证有些相似,因此,有人称其为自行车“驾照”。

文明骑车管理证分主证和副证两部分,主证上面写有持证学生的证件号、姓名、学校、家庭住址和有效期等,背面则注有7条违规具体行为:违反信号灯行车、在机动车道上骑车、双手离把骑车、乱横穿道路曲折行驶等。而在副证上,除了写有持证学生的证件号、姓名、学校之外,还有记录栏。

“记录栏是协警在检查学生不文明骑车行为时做标注用的。”容桂交警中队警官梁健志告诉记者,容桂将抽调30名交通协管员,从2013年1月1日起在主要路口执勤。“如果学生骑车没有带证或是违规,我们会扣留副证或拍照,每月月底统一告知学校,让学校主要通过德育方式,比如扣除德育分等对其加以教育。”梁健志说。

多次违规行驶可能被强制做义工服务

兴华中学初三(9)班班主任吴桂香得知将要给学生发文明骑车管理证的消息后,当天就在班会上告知学生,并通过家校沟通平台通知了每位家长,“一些学生和家长第一反应都是惊讶,但很快大家都表示支持”。该班学生周小妹表示,尽管自己有较好的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但是自行车“驾驶证”将更好地督促和提醒自己遵守交通规则。

初三(9)班有50名学生,其中26人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而兴华中学有2000多名学生,其中1200多人骑自行车。由于学校位于容桂街道中心区,每天一到放学时间,学校附近交通堵塞很严重,学生安全存有隐患。

为了配合文明骑车管理工作,该校规定,对有违规骑自行车情况的班级,每人次扣德育分1分,若某班级一个学期没有一次违规,德育评分加5分,期末按照班级得分高低评选文明班级予以表彰。“这样一方面能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文明骑车行为,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该校德育处副主任杨东生说。

据容桂街道教育局副局长余锦团介绍,目前5所试点学校均已制定实施方案。例如桂洲中学规定,对一个学期扣分累计达12分的学生,学校将要求其做义工20—25小时;而一个学期没有扣分,且积极参加各项文明出行活动的学生,将被评为交通文明之星。在另外几所试点学校,也有类似的规定。

若效果好将向社会推广实施

“我非常赞成给学生发放自行车‘驾驶证’。”兴华中学初一(5)班学生家长钟国贤告诉记者,他的孩子每天骑车上学要在一段单行线逆行。该路段很窄,车也很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看到这张文明骑车管理证,我第一反应就是要跟孩子一起重新设计路线。哪怕绕一点,多走一些路也不能再逆行了。”钟国贤说。

“现在外界大多比较认同这一做法,有些质疑则主要是针对处罚。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梁健志看来,发放学生文明骑车管理证只是一项规范措施,目的是督促中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实际上,交警并不直接做出处罚,而是将情况反馈给学校,每个学校的具体奖惩方法,我们也不会干预,所以不存在交警部门处罚骑自行车学生的问题,但我们会和学校沟通,跟进了解这件事情最终是怎么处理的。”

“现在还在过渡期,我们会进一步探索、调整。”余锦团说,“对于违规骑车的学生,我们要求最终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奖励与批评教育相结合,不可能做出开除这类过激的惩罚。”

梁健志告诉记者,这一措施将从明年1月份正式实行,效果好的话,还会向辖区其他学校和企业推广。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湛中乐:一项富有创意的尝试

为学生发放文明骑车管理证,符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不仅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好形式,也是法制教育的一种好形式。这一新举措要求学生遵照有关交通规则骑车,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可以试想,孩子长大成人后一旦拥有了汽车或者有机会驾驶机动车,更有可能自觉养成携带驾照并按交通法律法规行驶的良好习惯。

而通过“积分”和“计分”等奖励和批评教育的办法来强调实施效果,也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尝试。至于通过做“义工”的形式教育那些多次违反规则的学生,也可以视为一种带有惩戒意义的矫正行为,但此法不可“过”,包括时间的长度和劳动强度都要注意与孩子的年龄与身心承受能力相适应。

学校应当更多地与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结合,多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事例分析的办法,让学生感受到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然后要求他们从行动上来体现自己对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切实遵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