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的上涨,似乎并没有冷却都市年轻人进深圳驾校学车的热情。这就仿佛不断上涨的房价也难以抑制人们对在大都市拥有房产的渴望一般,虽然未必都会最终成为车主、业主,但租车开、租房住的未来和现状也值得人们去研究驾车技术和看房经验。就拿学车这件事情,坐在公交车,从窗外看到有人成为车祸的受害者,车上总能听到事后诸葛亮式的指导,略通交通规则的乘车族们俨然都变身警察叔叔——“他强行并线,刮了对方,肯定他全责啊”、“在紧急停车带上超车,刮了别人都是他的错!”……其实换位思考的话,如果车上这些事后诸葛亮们手握转向盘,面对前方望不到尽头的公交长龙,想必同样会选择强行并线和违章超车。毕竟,强行并线和违章超车而发生车祸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相反,很多驾车者正是没有遵守驾校里学的那些规则才屡屡在堵车队伍中游刃有余,遵守规则的好孩子反而会屡屡被加塞者的粗暴驾驶方式惊出一身冷汗。
其实所谓冷汗,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因为惊讶于那本不该出现在后视镜里的“坏孩子”。倘使能够预料到它会出现在那里,只需要一把转向,挡住它的去路,惊出冷汗的事情就不是你该担心的了。可惜,我们都不是《MatriX》里的救世主尼欧,没法预知尚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过,对于消除盲区这个问题,从汽车诞生至今就是所有驾车者的必修课。最近上市的Camry,在1983年生产第一代时候,右前发动机舱盖上就有一个原装的后视镜,虽然后来轿车上标配这个小镜子的越来越少,但我还是认为,这只是美观向实用的屈服。目前,不少SUV或者改装车上依然会配备这个小镜子。因为,有了这个小镜子,右前轮附近的情况就尽收眼底了,再和其他车辆“贴身作战”,心里也就更有底儿了。
与右前侧这个盲区相比,驾驶者右后侧以及左后侧的盲区会给驾驶带来更多麻烦。为此,也有人会在外后视镜上安装一小块广角后视镜,但说实话,回头看一眼其实比这个镜子要靠得住——虽然驾校里也说不能回头看,但按照驾校里说的做,出了事故可还是得自己埋单啊。转头看一眼确实会使得前方成为真正的盲区,但从驾驶者的角度来说,什么时候能够回头、什么时候不能回头恐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不回头而完全依靠范围有限的后视镜,那才叫“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了。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知道一款车的盲区大概在哪里,自己驾车的时候尽可能躲着对方的盲区走、并线的时候尽可能注意一下盲区里的情况,这就能够解决问题了。但从笔者有限的几次事故经验看,真正出事儿,倒还不是因为存在盲区看不到,而是因为根本就没有看或者根本就不可能看到。比如有一次,笔者傍晚在一个尚没有开灯的立交桥下左转弯,桥柱下恰好有一位骑车者正准备穿过马路,但在笔者扫视左侧的时候,根本看不到这位“躲”在桥柱后的骑车人。此时正好是我的绿灯亮起,于是我踩下油门就打转向过弯,结果左前侧就刮了这位骑车者探入行车道的前车轮。待我回过神来踩下制动踏板,已经整个车身都转过弯了。还好,当时只是刮了自行车,倘使转弯处是位行人,后果将不堪设想。由此,我对左转弯的盲区有了不少认识——不同的车,A柱会给左前方带来不同的盲区,如果是左侧又恰好有建筑物遮挡,这个时候就更需小心缓慢通过,这种盲区不是说你看了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只能通过缓慢来给应变留出时间,否则你就只能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为下面这个判断做赌注——那个灰暗的拐角没有人!
前方和两侧的问题至少还能通过眼睛、镜子和车速来控制,倒车时候的盲区才是最令人头痛的。如果不养成倒车前下车看看的习惯,你就只能赌车后没有一个小孩在玩耍。除此之外,倒车后方是否有其他障碍物也需要经验和赌博的勇气。一些SUV、MPV会在后风挡上方装一个镜子辅助判断,更多的中高级轿车开始装备倒车雷达。但笔者觉得,倒车影像系统应该是个更终极的解决方案。以目前液晶显示屏和摄像头的技术发展速度,不用5年,绝大多数车辆都会标配倒车影像系统了。或许到那个时候,倒车的盲区问题才会根本解决。但眼下,如果你的车辆没有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系统,我还是建议你倒车的时候降低速度,靠能用上的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至于新手,强烈建议你找个能协助你倒车的人在后方指挥你。
车外的盲区其实还不只这些,比如车前方、车下也都存在盲区。由于拍摄图片的需要,笔者常常需要把车开到那些通常不允许车辆通过的地方。越过路牙的时候就需要知道保险杠、车底盘与地面障碍物的距离,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在一旁观察,恐怕只能依靠降低车速来减少拖底对车辆的损害了。
其实盲区不仅存在于车外,车内也有驾驶者看不到但确实需要看的地方。比如北京的一些的士师傅就喜欢在右侧B柱内侧安装一个广角后视镜,这样看外后视镜的时候就能够顺便瞄一眼后排座椅上的乘客是不是“图谋不轨”。对于当了妈妈的驾驶者来说,出于安全的原因,应该把小朋友放在后排座椅,这样,同样的B柱内后视镜就可以用来观察后排座椅上淘气的小朋友。
说了这么多关于盲区的话题,其实私下里,笔者还是认为,注意车外盲区这个问题是相对那些守规矩的驾车者来说,那些号称精通驾驶的人向来是把注意盲区这件事情推到守规矩的驾车者那里的。在车流中左冲右突的二环十三郎们从来也没把盲区当回事儿——这让笔者想起了相对论,速度接近光速的时候,物体的相对尺度会发生变化,这样来看,高速超车者反而没有危险了——可惜,这都是理论。对于二环上的“好孩子们”,不注意盲区里的十三郎们,无论你多么生气,后果都相当严重!
现在还是回到操作层面上来,对车外盲区尚心有余悸的驾车者最好还是养成随时看镜子的习惯。此前有位驾驶者撰文指出:每3秒各看一次左右后视镜。说实话,笔者没这个习惯,不并线、超车、转向的话,基本不看后视镜。但笔者确实知道有人忠实地按照这个3秒原则执行。那是一些驾驶45座以上大巴的师傅,如果你留心,你会发现他们的脑袋几乎每秒钟都在左右摇,即使不并线、超车、转向也是如此。看他们摇得时间长了,我都开始头晕。显然这些师傅并不头晕,想想也是,四、五十条人命很可能就在你是不是回头看过这么一件事情上,多摇几次也就没啥负担了。至于咱开轿车的,没事活动一下脖子想必也没坏处,你怎么知道后面上来的不是二环十三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