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对产品的消费补贴是市场的主要驱动力。2018年开始,各类玩家开始涌入,产品供给逐渐丰富,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新能源市场迈入“政策主导”的多元驱动阶段。
2021年,新能源市场迎来井喷,渗透率快速提升,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提速,产品愈发成熟,市场悄然走向“市场主导”的多元驱动时代。到了这个阶段,技术层面的突破与创新,逐渐成为车企最牢靠的护城河。
日前,在由寰球汽车组织举办的一场行业论坛上,多名业内专家针对市场驱动下的电动化转型之路进行了探讨。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上图)表示,汽车技术的变革方向是随着时代和消费者需求而变的,从来没有因为厂商的推广节奏而发生改变。走上前台的品牌、走入千家万户的技术,本质上都是踩准了时代的需要,踩准了消费者的需求。今天讨论所有的技术路线问题,不能离开消费者的需求来谈。
数据是最有力的,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去年我国插电式混动汽车(包括增程式)的零售销量为141.98万辆,同比增长160.5%,增速远超整个新能源市场(90%)和纯电动车细分市场(74.2%)。
罗兰贝格大中华区副合伙人庄景乾(上图)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已成为消费者解决充电焦虑的热门选择。凭借其更长的续航里程、且相比同级别纯电车型相对较低的售价,混动车型也逐渐成为消费者转向新能源的重要选择。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上图)表示:“如今,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成为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的符号。其中,混合动力是汽车能源变革的重要实现方式,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多种动力技术路线共存的代表之一,也是新能源时代下满足用户复杂使用需求的重要渠道。
吴迎秋认为,市场的问题必须要交给市场,新汽车的变革也是如此。不论是何种能源形式,什么样的技术跃迁,最重要的是不能脱离消费者的需求。能被市场接受、能被消费者接受的技术路线,就是合理且正确的路线。
面对全球电动化的大趋势,有一家车企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路线,那就是东风本田。早在2018年,该品牌就发布了“
放眼未来”的新能源品牌战略,依托强电智混技术为主,短短五年时间内,快速推出十余款电动化车型。
与其他车企以政策为风向标不同,东风本田选择的是一条从用户出发的新能源汽车路线。
清华大学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副主任帅石金(上图)指出,内燃机和电机混合可以优势互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混合动力使内燃机更高效。正是因为这样的优势,市场对动力单元的认知也从开始简单的“油耗”,延展至如今的更专业的“能效”。
早在1997年,本田就开始了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历经26年的不断升级,i-MMD高效率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现如今已更新至第四代。不久前,东风本田发布强电智混技术品牌,将该技术提到品牌战略高度。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郑纯楷(上图)表示,东风本田推出“强电智混”技术品牌,不仅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更是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在“强电智混”技术的赋能之下,东风本田的产品表现出了两个特点——强电和智能,让混动车型无限接近纯电车型。
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采用双电机的思路,创新性地设计了一套多平行轴综合传动装置,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其电机主驱的特点。在日常行驶的几乎所有场景,实现电机驱动,是更接近“纯电”的混动技术。
不同于其他混动技术,本田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拥有纯电、混动和发动机直驱三种模式,通过强大的动力控制算法,确保电机与发动机完美匹配,让三种驱动模式自如切换,能够在任何场景下都能保持高效输出。
该系统采用全新开发的2.0L Di(缸内直喷)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空燃比范围扩大,热效率高达41%,在全新开发的IPU智能动力单元与PCU动力控制单元的合理调控下,第十一代思域 e:HEV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只有4.39L。
帅石金主任认为,东风本田的强电智混通过高热效发动机与高功率电动机的结合,实现了高能和节能的完美融合,普遍优于市面上的其他混动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孙超表示,面对汽车行业的能源变革,“多元化”已成为了能源转型的重要特质,而混合动力正是多元化技术发展的关键体现。搭载强电智混的车型,能够实现更多电驱场景,更高电驱功率和更快电驱响应。
中科院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员宋承敏也认为,作为混动技术代表,东风本田强电智混兼顾高能与节能,且技术可靠性经过了市场的长期考验,是值得用户信赖的混动技术。
面对当下如火如荼的能源变革,东风本田强电智混已经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技术实践。放到企业的视角上来看,混动的技术积累与不断深耕,已经让东风本田在电动化实践积累上游刃有余,更为传统车企的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